【精华】记叙文作文六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,调节自己的心情。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作文6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记叙文作文 篇1
假期的一天,我看妈妈已经干了一天活了,累得腰酸背疼、气喘吁吁。虽然辛苦了一天,但还剩下我的房间没有打扫,突然我想起了妈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说干就干!
我先把书架、学习桌和梳妆台仔仔细细地擦干净,小心翼翼地把旧书的书皮、书夹拆下来,当作备用,把书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分好类后,接着我开始做小标签,把几张正方形的彩纸裁成长方形,再在上面写上摆放的书的类型,然后贴上胶带粘在书架上,最后把书整齐地摆放上去。书架、学习桌和梳妆台搞定!看着整洁的书架和洁净的桌面,心里美滋滋的。“咦!窗户上的玻璃怎么那么脏呢。”于是我拿起抹布将玻璃擦湿,之后用报纸一点一点地把脏水擦干,直到没有一点水渍为止。窗户也OK!呵呵,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我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。
这是我第一次做家务,通过这次劳动,让我明白了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,还让我明白了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道理。
记叙文作文 篇2
大年初二,我和弟弟一块到外婆家拜年。初春时节,刚刚下过一场小雪,虽说天气非常冷,但我的心却是热乎乎的,尽管车行的速度非常快,但我还是感觉这车速太慢,我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外婆家。
外婆家住在农村,我每年只到外婆家去三两次,对于我们这些从小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,到农村去真是机会难得,因为农村空气特别的新鲜,没有噪音,没有污染,吸一口新鲜的空气,真是沁人心脾,令人大快人心。我外婆有一个孙女,叫孙珂欣,9岁,刚上小学2年级,我非常喜欢和堂弟在一起玩。
绕过弯弯的小路,伴着朵朵飘雪,我们来到了外婆家。到了院子里,我惊呆了,去年我到外婆家的时候还是狭窄破旧的砖房,而现在却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。“哞哞”“汪汪”“唧唧”“咩咩”……这真是动物交响曲,勤劳的大黄牛,美丽的大公鸡,温柔的小山羊,好像都在欢迎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。进了屋,我仔细地观赏外婆家的变化,只见屋子的中央放着一台豪华的32寸大彩电,彩电下有一台VCD,看来这是外婆家新买的。外婆家的宝贝孙女9岁的孙可欣看见我笑嘻嘻地说:“哥哥、姐姐,你们都有来吃糖吧!”说着捧来一大堆糖。我十分欣喜,拉着孙珂欣的跑到了院子,开始玩过家家。中午我们玩回来了,外婆见了我,搂着我的脖子说:“我的小孙女又长高了”,并一个劲地问寒问暖。当我问起外婆家的收成时,外婆高兴地说:“小麦收了上万斤,棉花卖了7千多元,生活过的比蜜儿还甜。今年多种棉花,多养几只羊,有了钱再买台电脑给孙珂欣以后学习”。
临走时,孙珂欣大哭大闹,我用了3根糖葫芦才把他哄住。外婆劝我多住几天,我把嘴放到外婆的耳旁边,悄悄地说:“外婆,明年我还来,我要经常来”。外婆笑得像一朵花一样。
记叙文作文 篇3
无月的夜晚,依旧明亮;无人的街道,依旧喧闹;无声的城市,依旧难找。
还记得14岁那年,无精打采的我坐在车里,看爸爸把家中的物品搬上车,狠狠地锁上门,看奶奶拄杖站在门口,哀愁地与我们告别,喉咙忍不住在哽咽,眼睛在瘙痒,却不知为何。
那儿有清澈的溪水,朴质的乡民,有翠绿如画的森林,天真纯洁的孩童。
记得顽皮的我,在奶奶午睡的夏日里,偷偷骑着一辆我当时唯一能驾驶的红色小三轮在大场上绕圈,在蝉鸣鸟叫,树荫的隙缝里追赶着大公鸡,穿梭在扑腾的羽毛中。赶在奶奶起身前,被晒得乌黑的我又悄悄地把车推进小院里,蹑手蹑脚地回到房里,愉快地睡起“觉”来。
春天的时候,油菜花开得遍野,走在乡间的道路上,两旁芳香四溢,可爱的我总会摘上一把小黄花,一蹦一跳地行走在田埂上,最后会因为可爱的蜻蜓或者美丽的蝴蝶而扔掉了小黄花,不听奶奶的嘱咐,肆意地奔跑着去追逐那些小蜻蜓或小蝴蝶,疲惫地回到家中,叫唤着小黑狗。
小孟子是一个我也说不清楚的亲戚家的,和我一般大。我在他面前就像一个乖宝宝,什么都不懂,还记得我想去钓鱼,却没有鱼竿,他带我找到后山那儿,在碗口粗的翠竹中,寻找一根指节粗的小竹子,然后在鹅院里飞奔一通,捡起几根羽毛,迅速地逃离,躲在屋后面,我看着他灵巧地制造鱼竿,仰慕之情第一次在我心中升起,岸边的芦苇老高老高,瘦小的我们就躲在里面,忍着夏虫的侵扰,小心着鱼塘主人的巡视,尽情地垂钓。记不清楚我有没有钓到鱼,但满身泥巴的我出现在门口的时候,着实让奶奶吓一跳,我的傻笑没能免过一次处罚。
那儿有高大的竹林,它们青翠、挺拔;那儿有清澈的河水,它们甘如泉水;那儿有一望无边的田地,微风吹来,一浪一浪如海水般涌动的绿波。
那儿记载了我的纯真,绘画了人的纯洁。我的初始,就在那儿浪漫地开始了,我的天真,就在那儿悲哀地结束了。城市熟悉又陌生,让我难开笑脸,喧闹又繁华,却无法给我一片能够欢乐的地方。
高考在即,真想早日能够回到属于我的那儿,在物是人非中,寻找一点童年的影子。
记叙文作文 篇4
并非如一些人所预料的那样,父亲携带巨款逃跑了。实际上,这位父亲正为女儿带来的病痛而奔波不停。然而,众人收回善款的行为无疑不在刺痛着父母的心。“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”,相信,善意长在。
与善意为伴,我们的心胸定能更加宽阔。地震来临,家园轰然倒塌,眼前的荒芜让人绝望。可是,当众志成城的号角吹起,当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的号角吹起,受灾的人们便有了希望。各地的善款向潮水般涌来,这何止是纸张堆砌的家园,那一笔善款里有着晶莹剔透的心。没有恶意,只有那令人动容的善良。地震的痕迹,失去亲人的`伤疤,由众人的善意去抚平。用善意氤氲着地震灾区。那一片狼藉终成一块自由驰骋的净土。
善意长在,相信,这个世界上邪不能胜正。好人总是比坏人多的。中国“首善”陈光标高调行善,既然有这样的善心善意,为何不许别人传播自己的善意,展示那颗赤裸的善心呢?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陈光标的高调,无疑不是有着其得以高调的资本。谁说,高调行善的人就是为著名与利而去的?虽有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之说,但总有不为利来又不为利往的人在。善意长在,利益的雾霾终将褪去,温馨的阳光照进心房。
不为着利益出发,便不会招惹出是是非非,也不会引来众说纷纷。邵逸夫的一生,时时为中国的教育和慈善而努力着。有人评价他:努力挣钱,努力捐钱。不错的,善意的行为无需复杂,就这么简单,哪里来的居心叵测呢?善意长在,邵逸夫的善行坦坦荡荡,唯有小人长戚戚,当逸夫教学楼一幢幢在中国大陆地上拔节升起,当中国的慈善事业在众人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,善意之风已然席卷神州大地。
莫不是因着善意,摩西才会带着他的子民走出埃及,耶和华才会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带领着人们抵达世间的乐土:莫不是因着善意,甘地才会领着印度走向独立,曼德拉才会成为自由斗士。这些内心有着这善意的人呀,因为无关利益,无关名声,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众人的响应。善意长在,世间亦和谐。
心如明镜台,时时轻拂拭。当心上挤满尘埃,不如擦拭利益的尘,换取一颗纯净的善心。
岁月静好,愿善意长在。
记叙文作文 篇5
寒假一转眼就过去了,想起新年的时候,咱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,因为那些日子咱玩得可开心呢!
记得在大年初二,咱们到外公家拜年。去时,咱还带了本《脑筋急转弯》的书。到了外婆家,咱马上兴奋地跑到外婆外公面前,咱微笑着向他们祝贺,他们就高兴地点点头,然后给咱红包,他们还祝愿咱学习进步与身体健康呢!走进屋子,咱的两个表妹见到咱后,就跑过来围着咱,叫咱与她们玩游戏。咱对她们说:“好吧!咱们现在开始玩游戏!”两个可爱的表妹马上静静的坐下来。于是咱说:“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,第一个叫老一,第二个叫老二,那么第三个叫什么?”只见两个表妹紧紧地皱着眉头,她们的表情真是又可爱又古怪!过了不久,二表妹高兴地说:“答案就是老三。”咱马上回答:“哈哈!错了!”接着,大表妹抢着说:“第三个叫小明。”咱说:“真聪明,你答对了!”大表妹像中了大奖一样,开心得眼睛也看不见了,只看到她那雪白的牙齿。咱们快乐地笑着玩着,整懂楼房也充满着咱们的欢笑声。吃过晚饭后,舅舅还带着咱们到空地放烟花呢!咱第一次点烟花,心情可紧张极了,可是当看到烟花从地面升到天空,之后放出五彩缤纷的光,咱不禁高声叫道:“哇!好漂亮啊!”到了晚上咱们回家了。
这个寒假,咱过得非常愉快!这个新年,咱觉得特别的有趣,特别是到外公家吃外婆煮的菜,与表妹玩游戏! 新年啊!真好玩!
记叙文作文 篇6
原题回放:
智慧是一种经验,一种能力,一种境界。和大自然一样,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。请以此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,题目自拟,文体不限,诗歌除外。
小巷面条香
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,主人是位老人。
老人一头白发,精瘦。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,透过那飘缈烟雾,我分明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,看到了人世沧桑。
面店是没有招牌的。每当清晨,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,面店的门就开了。那面香,便从小门中涌出,漫到每家的窗台。于是,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也,走进小店,端坐于桌前,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。这时,我才洞悟:此店若有了招牌,便俗了。
小面店人少时,便由老人的儿子招呼着。人多时,就由老人来协调。每法上班族和学生党急着离开时,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,道个歉,那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。我自然属于赶时赶刻的学生党,所以坐下来不久,便可获得一碗清香。吃完后,向周围的人道个谢,携着众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。迎来求学的一天。啊,有了这位老人,忙碌的小店始终不乱,时时溢出三分韵律,七分诗意。
每当有人夸赞时,老人可不会廉虚,总是热烈地应承,并炫耀自己的汤面——面条是自家手制的,鲁是到乡下的钓翁讨来的野生鱼,就连水都是从自家院子的井里挑来的。有人打趣:“老人家,你的秘诀都透露了,不怕被抢了生意?”老人却一笑:“哪里是什么秘诀呦,谁都知道,但有谁像我这样坚持几十年呢?”
老人的儿子也是厨师。熟客们会发现,父子俩的面颇为不同。所以,叫面时总要添一句:“老爷子的面”,或“小伙子的面。”至于我,编爱老人的面。老人的面筋道,叔叔的面偏软;老人的面,味轻,叔叔的面偏重。有人说:“小伙子的面是酒,宜趁热享用;老人的面似茶,宜慢慢回味。”的确,叔叔的面上会淋一勺虾子油,而老人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,几滴猪油。吃老人的面时,竟闻不到香气,惟有轻咬面条时,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辽隙中迸溅出来。面条筋道爽滑,猪油鼓动鱼汤,鱼汤刺激你的味觉。老人的智慧,也许便是特灵魂留在面中了。
终于一日,小巷被拆,小面馆也搬到另一条小巷。临走时,老人让儿子给所有人端上一碗面,面上分明是三三根香菜和几滴猪油。老人挑了几根面,喝了一口汤,点点头说:“有三分意思了。”
后来,我又去吃一次面。老人已经不在,但叔叔的面里却分明有几分父亲的影子。至于在客人间熟念地招呼的,却是一位与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了……